內容詳情
粉體表面改性你了解多少? 二維碼
1174
發表時間:2019-04-19 13:22來源:金戈新材料 粉體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法對粉體材料表面或界面進行處理,有目的地改性粉體材料表面的化學性質,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要。它是集粉體加工、材料加工、材料性能、化工、機械等于一體的新技術。 粉體表面改性的目的: 改善粉體顆粒的分散性、穩定性和相容性; 提高粉體顆粒的化學穩定性、如耐藥性、耐光性、耐候性等; 改變粉體的物理性質,如光學效應、機械強度等。 粉體表面改性的方法: 1. 物理涂覆:利用高聚物或樹脂等表面改性劑對粉體表面進行物理處理而達到表面改性的工藝方法; 2. 化學包覆:利用吸附或化學反應使顆粒表面改性的方法; 3. 沉淀包膜:利用沉淀反應,在顆粒表面形成一層或多層“包膜”以達到改善粉體表面性質的方法; 4. 機械力化學改性:利用超細粉碎及其它強烈機械作用對粉體表面進行激活; 5. 高能改性:利用紫外線、紅外線、電暈放電和等離子體照射等方法進行表面處理; 6. 其它表面改性方法:接枝改性、酸堿處理、化學氣象沉淀物理沉淀。 粉體表面改性的工藝: 1. 干法工藝:工藝簡單,適用于各種有機表面改性劑,特別是非水溶性的各種表面改性劑。 2. 濕法工藝:表面改性劑分散好、表面包覆均勻,適用于各種可水溶或水解的有機表面改性劑、表面表面改性劑等。 3. 粉碎與表面改性合二為一工藝:工藝簡單,一定程度上提高粉碎效率,但溫度不晚控制,包覆率不高,表面改性劑有被破壞的可能。 4. 干燥與表面改性合二為一工藝:可以簡化工藝,但干燥溫度一般在于200℃以上,且難以確保均勻牢固的包覆。 粉體表面改性劑: 表面改性劑主要有硅烷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等。 1. 硅烷偶聯劑:目前國內的產品開發速度加快,產品品種、質量明顯提高,生產能力不僅能滿足國內所需,還大量出口歐美和日本市場。 2. 鋁酸酯偶聯劑:目前,相繼開發了液態、水溶性鋁酸酯偶聯劑產品和兼具有助磨和改性作用的新產品,不僅應用范圍擴大,而且使用方便。 3. 鈦酸酯偶聯劑:目前,鈦酸酯偶聯劑開發了水溶性產品以及針對特定用途的專用分散改性劑和復合改性劑。如用于船舶漆填料和顏料的專用改性劑、無機納米粉體分散與抗團聚改性劑等。 影響粉體表面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 1. 粉體原料的性質:比表面積、粒度大小、粒度分布、比表面能、表面物理化學性質、團聚; 2. 表面改性劑配方:品種、用量和用法; 3. 表面改性工藝:表面改性劑的特性、如水溶性、水解性、沸點或分解溫度等; 4. 表面改性設備:表面改性設備性能的優劣,不在其轉速的高低或結構復雜與否,關鍵在于所選工藝的特性。 |
最新資訊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