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什么是“理想陶瓷導熱粉體”? 二維碼
18
發表時間:2024-11-05 15:16 隨著先進陶瓷產業的蓬勃發展,對原料粉體的要求也日益嚴苛。在普通陶瓷生產中廣泛應用的礦物原料粉體,在先進陶瓷領域已鮮少使用,基本上被性能更優的化工原料粉體所取代。這些化工原料粉體因品質差異被細致分類,各自應用于不同檔次的產品之中。 那么,具體而言,陶瓷粉體需滿足哪些要求呢?普遍認為,至少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一、化學成分。首先,配比需準確無誤,這是對所有粉體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對陶瓷制品的性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理論上,按化學計量配比最為理想。例如,鈦酸鍶陶瓷中,鍶過量易導致燒結時重結晶,而鈦過量則可能阻礙燒結過程。其次,純度高也是關鍵,雜質的存在有時會嚴重影響制品性能。以氧化鋁粉體為例,若含有鈉離子,可能對氧化鋁陶瓷的顯微結構和性能(如電阻率)產生不利影響。當然,實際生產中會根據需求進行摻雜,但這是受控的添加,不屬于雜質范疇。值得注意的是,除反應燒結外,化學成分一致指的是相同的化合物在燒結過程中不發生化學反應。 二、相組成。粉體應盡可能具備與陶瓷制品相同的物相,以避免燒結過程中的相變。盡管在某些情況下,相變有助于陶瓷的致密化,但大多數情況下,相變不利于燒結。例如,氧化鋁陶瓷燒結時通常采用α-相(剛玉相)粉料,若使用θ-相或γ-相粉料,燒結過程中相變導致的體積收縮難以控制,易使制品變形。對于氧化鋯陶瓷,燒結過程中的相變更會直接導致陶瓷開裂。 三、顆粒尺寸。一般而言,顆粒越細越有利于燒結。根據現有燒結理論,坯體致密度的速度與粉料大小成反比,顆粒越小,燒結越有利。然而,隨著超細和納米粉體的出現,人們發現這一規律需加上“無團聚體”的前提。團聚體是由粉料顆粒間因各種力(如靜電力、范德華力等)形成的二次顆粒,其存在會導致差分燒結,影響制品質量。無團聚的粉料若過細,也存在其他問題,如易吸附雜質、堆積密度低導致成型困難等。因此,顆粒度需在一定范圍內,并非越細越好。 四、均勻性。粉料的均勻性往往被忽視,但其重要性不亞于前幾個方面。化學成分、顆粒大小等性能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均勻性。例如,鈦酸鋇粉料中鈦和鋇分布不均勻時,可能導致局部鋇離子過量,形成吸潮性Ba2TiO4,引起瓷片膨脹開裂。粒度分布不均也會影響燒結速度和顯微結構,進而影響陶瓷性能。因此,對粉體顆粒度的要求是細且分布窄,最好為球形顆粒,以保證良好的流動性。 綜上所述,若粉體能同時滿足精準配比、高純度化學成分,相組成與陶瓷制品一致,顆粒細且分布均勻無團聚,以及良好的均勻性,則可被視為“理想陶瓷導熱粉體”。然而,現階段同時滿足這些條件仍極為困難,但我們相信隨著技術進步,未來部分陶瓷粉體有望達到這一“理想”狀態。 內容參考來源:李衛科普 |
最新資訊
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