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長、工程院院長等各界材料大咖暢談中國新材料發展 二維碼
508
發表時間:2017-10-24 10:45來源:金戈新材料 當國人在為殲-20、運-20、國產大飛機C919獲得的一個個研制與列裝節點而歡天喜地時,當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核電技術走出國門成為我國的又一張國家名片時,當不運用傳統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汽車走進尋常百姓人家時,或許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設備與技術的提高與發展的背面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工業基礎,那就是具有劃時代含義的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其中既包含顛覆未來裝備技能走向的新材料——石墨烯,也包含加工、利用這些新材料的增材制作技術(3D/4D打印)。 9月23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開幕,一眾國內材料范疇尖端專家、院士齊聚北理工暢談中國新材料的開展。 北京理工大校園長胡海巖院士致辭時表明,北京理工大學21日正式當選國家“雙一流”建造名單,“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圍“雙一流”學科名單。在新材料領域,學校將軍用材料優勢與學科技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拓寬了綠色能源材料、阻燃材料等現時世界材料學科的主流方向,在高能量密度材料等軍用特種材料研究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胡海巖強調,承當國家重大任務,是北理工人的使命與擔當。力求為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中國制作”的品質和“中國創造”的影響力做出貢獻。 工業和信息化部辛國斌副部長的宗旨陳述指出,加快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是極端重要和緊迫的,現在該產業開展獲得長足進步,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辛國斌結合現在該領域存在的矛盾與問題,提出了推動中國新材料工業創新開展的整體思路和舉措,并對接下來的重點工作進行了論述。 開幕式后,我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院士做了題為《“十三五”能源新材料發展》的專題陳述。干勇表示,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強大的新能源技術支撐。發展高端裝備所需的基礎零部件運用的軸承鋼、齒輪鋼、磨具鋼的年需求量分別為300萬噸、200萬噸和50萬噸;建造海洋資源勘探、挖掘、儲運及基礎設施所需的鋼及耐腐蝕合金需求量為60萬噸/年;新增5條西氣東輸線需求管線鋼1600萬噸、石油管64萬噸;與鍋爐相關的大氣污染管理(2017年)投資規模總約3000億,需高性能催化劑、耐磨耐蝕及除塵材料總計約400萬噸。現在,上述需求中的高端及大規模新材料急需經過自主研發創新實現打破與提升。 |
最新資訊
聯系我們
|